在美国开了 18 个月特斯拉 Model 3,说说我颇为曲折的体验
看见少数派上聊 Model 3 的文章越来越多,我也忍不住手痒,分享一下自己这 18 个月来 Model 3 的用车体验。说起来,自己 Model 3 的用车体验还颇为曲折。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体验皆有,可以说是比较全面,以供当下和未来的车主参考。
▍选车
为什么 Tesla Model 3 是我的第一辆车?
我在美国东部读博。众所周知,美国是个车轮上的国家。东部又是一个下起雪来特别生猛的地区,没车虽不能说寸步难行,每个月 Uber 的车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去哪里总要掂量三番,没有了出行的自由。或许是在我骂骂咧咧寒风凛冽的放学路上,让我下定决心要买一辆车。
早在还没出国之前,Tesla Model S 就是我的 Dream Car。虽然从小就玩极品飞车,有着对速度和激情的向往,可实际上我对燃油车是知之甚少。关于保养更是一无所知。早就听闻美国的人工十分昂贵,光是燃油车每年保养项目的繁复就让我心生畏惧。加之我对内饰繁复的装饰,按钮之多没有好感,更让我对燃油车拒而远之。用车简单安全大概就是我选车的唯一标准。
18 年 Model 3 在北美推出已有些时日,相较于 Model S,我更喜欢 Model 3 更加简洁的设计语言。Model 3 把开车不必要的步骤几乎全部删去了。开车锁车全靠蓝牙自动操作,踩下电门就自动启动调整座位,导航也会根据启动时间自动导航去学校,除了全自动驾驶,还有比这更一气呵成的吗?加上五星安全碰撞的认证。这两项完全符合了我安全简单用车的标准。不仅如此,我们学校还提供免费的充电桩,我所处的州还有免税和退税的政策,Model 3 就这样成了我的不二之选。
▍配车
关于配置,我的选择是非常简单的。
冬天冷,耗电快,上长续航。雪天路滑,安全第一,上双驱动。至于颜色,从安全性考虑,白色最为醒目,是事故率最低的颜色。关于 Autopilot,当时有 enhanced autopilot 和全自动驾驶两种选择,我选择了 enhanced autopilot,毕竟也只有在高速空旷的路上我才比较有信心使用这个功能。特斯拉一直说自动驾驶的事故率比手动驾驶的事故率要低很多,但有一个前提被忽略了。自动驾驶的使用的场景和手动驾驶是不一样的。大多数人只有在路况足够良好的情况下,才会使用自动驾驶。如果在所有场景都使用自动驾驶,事故率必然会上升,说不定还会高于手动驾驶。不如把省下的钱买特斯拉的股票,等它真正完全实现全自动驾驶了,赚的钱足够去升级了。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提车
18 年的时候,提车大概三个月。提车的那天,满心欢喜地开回家,像是多了一个生活的伙伴。
一路上几乎把所有的功能体验了遍也夸了个遍。这静谧而迅猛的提速,每个路口我都是最快的仔。动能回收,下坡充电,设计巧妙。自动泊车,倒车入库可能过几年就不是驾考科目了。由于是新车还不熟悉操控,便在高速自动驾驶开回家,顺畅的体验让我觉得 Model 3 果然是汽车届的 iPhone 4。
上漆缺陷
可生活的伙伴是不能细看的。一个月细看之下缺点也一点点显露出来。Model 3 至少在 18 年那个产量交付历经地狱,需要在工厂上搭帐篷加生产线的时期,做工确实粗糙。光有了 iPhone 顺畅的系统,却少了 Apple 精致的做工。渐渐我发现,后背箱与车尾玻璃没有上下对齐,以至于关后备箱需要很用力。我也发现加了 1500 刀的车漆不是那么完美。贴近车窗的胶带也不是完全贴合。
不过好在和服务中心联系,他们愿意给车重新上漆,将车尾突出来漆铲除,然后对整个尾部打磨上漆。只是那时候我觉得刚提的新车为了一点瑕疵就把尾部的漆全部铲了似无也不值得,便也作罢。如果说 Model 3 把核心的驾驶功能做到了满分,表面功夫实在是马马虎虎。
▍修车
或许一个月的驾驶,让我对这个新伙伴的操控太过自信。一个稀松平常的中午,我居然在停车的时候居然把右后侧轮给蹭了。这一个剐蹭,伤及了轮胎,轮毂,车门和后车尾。这看似一个平常的剐蹭,让我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个是 3800 刀的维修费和接下来增长的保险费。如果这是一辆燃油车,维修费可能不到十分之一。
剐蹭
贵的原因首先在于人工贵。由于当时特斯拉的钣金服务只有少数几个授权服务中心可以处理,他们人工高达 125 美金每小时。据说这些授权的服务中心一是要派人去总部学习,二是要购买特斯拉专用的维修设备投入不菲,自然要把这部分投入转移到客户的身上。贵的第二点是在于材料不同。Model 3 有部分材料是铝制的。和铁不同,铝的金属记忆较弱。铁皮凹下去可以靠吸力恢复不少。可铝就像可乐罐,捏下去就很难恢复了。第三点则是电动车结构不同。特斯拉的传感器众多,每要拆装车尾车门,就要顾及众多电子元件,更加的费时费力也费钱。底盘中间是电池包,受不得外力挤压。按照流程外部受到撞击,必须检查电池是否完好,这一来又涉及到拆卸轮胎,又连带着四轮定位等各种操作。
修车
修车费用
这就好比虽然 iPhone 好用,可一旦摔坏可就比诺基亚难修得多了。今天随着 Model 3 的普及,估计维修费用也能相应减低吧。
▍死机
电脑会死机。手机会死机。像电脑又像手机的车自然也会死机。
一般来说,死机有故障重启试试就好,比如说打转向灯突然没声音了,地图飘了。可不巧的是,不一般的时候终究是存在的。购车半年内,我都有一种升级强迫症。这种症状应该是从手机转移得来的。看见有新的系统更新推送,我就不能自制要立刻升级,比如我现在正在用 iPadOS 14 写这篇文章。特斯拉也是如此。最初的半年内,每次升级,夸张点说,就感觉自己又换了一辆新车。当时特斯拉还没有类似于 iOS public beta 这样升级的选项可以控制车软件升级的节奏,以防止新发布的软件版本不稳定有 bug 还需立刻推送类似于补丁的版本。
在某一次升级中,我就经历了这样升级 bug 导致死机事件。软件升级预估 25 分钟,可是我手机的 App 卡在升级的界面一个小时还没好,也唤醒不了车。我便去车库检查车子是否已经升级完毕是否有异样。打开车门,屏幕没亮。重启试试,依然黑屏。搜遍了网上所有重启的方法,所谓的硬重启和软重启,依然黑屏。无计可施的我,叫来了 mobile service。Mobile service 开着 Model S 来了,用数据线连接车内的电脑和他的手提电脑,读不出任何数据。没错是彻彻底底的死机了,就好比是电脑按电源也不能开机一样。
mobile service
无计可施的 mobile service,第二天叫来了拖车,直接把车拖到服务中心进行更深度的检测。作为补偿,服务中心免费借 Model S 作为代步或是给予每天 100 刀的 Uber 消费券。我选了 Uber 消费券,在等待的一个多礼拜,我的 Uber 会员等级升了好几等。最后服务中心的结果是,由于网络通信不畅加之此次软件升级版本有 bug 导致升级过程较慢,我在升级过程中开门的动作触发了防盗机制,直接让行车电脑彻底死机,无法启动。
拖车
自此之后,我一是放下了对车子软件第一时间升级的冲动,不妨等几天再升级,二是确保了升级时要么连 Wi-Fi 要么连热点的习惯。再次就和电脑手机一样,主力机千万别折腾。
▍用车
说了这么多意料之外的事,再说点意料之中的事。
用车 18 个月,最近才做了第一次保养。保养的内容也很简单,检查制动,清理刹车片,轮胎换位,平衡,定位。开车到服务中心大概 3 个半小时就能完成。虽然简单,但是我再一次被服务中心 200 刀每小时的费率震惊。不过算来快两年一次,也是可以接受。
国内的用户可能比较关心充电的问题。早在 18 年,美国 99% 的人口都在特斯拉超充 150 英里半径的覆盖范围内。这意味着即便你是一路开车到海边最荒无人烟的地方,按照 Model 3 的里程,至少还有一半续航可以保证返航充电。简单的说,几乎不存在只有油车可到特斯拉到不了的地方。目前美国有将近 2000 个充电站,密密麻麻分布在各个城镇和高速干道上。此外,随着传统车企在电动车领域的发力,第三方的充电站更是遍地开花。更不要说新建的商超公寓像 Wholefood,Toll Brother 为了吸引顾客免费提供充电桩。即便家中或者单位没有固定的充电桩,用车充电丝毫没有问题。想必国内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政策下,充电用车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之前回国体验上海的 Costco,足足半层停车场都是电车专用的充电停车位。
特斯拉美国超充
在这 18 个月内,我自驾旅行大约 10 次。短的单程 2 小时,长的大约 7 小时。沿途的高速超充分布让自驾长途出行完全没有问题,加之第三方充电站的加持,里程焦虑完全不存在。常常是在休息站吃个饭,买个咖啡的时间就充好电了。如果有机会,真的想开特斯拉尝试一下走 66 号公路横跨美国。
自驾
关于电池衰减。目前我大概开了 10000 多英里,电池衰减不到百分之一。这还是在大半年都是冬天的东北。如果是气候温暖的地区,衰减应该更低。按照目前的速度,基本只会存在开到不想开的情况,不会有电池衰减太厉害不能开的情况出现。
如果要问我第二辆车会买什么?我应该还会选 Tesla,大概是新出的 Model Y。Model S 和 X 的设计语言有点老。有句买特斯拉老生常谈的话,开过电车就回不去了。确实如此,有几回出门旅游租车,真的会因为习惯忘记了熄火锁车就离开了,会不习惯油动车变速换挡的顿挫感觉。
或许有一天电门踩下鬼魅的电机声会替代轰鸣的引擎成为新的速度与激情吧。期待那一天。
更多热门文章